新研究揭示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冰盖的动态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5-04-28 14:42:3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铁丝坳-东山峰组的沉积过程模式图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新网南京1月22日电杨颜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2日发布消息,该所博士研究生胡春林在导师朱茂炎研究员的指导下,对贵州和湖南
。

铁丝坳-东山峰组的沉积过程模式图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新网南京1月22日电(杨颜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2日发布消息,该所博士研究生胡春林在导师朱茂炎研究员的新研指导下,对贵州和湖南地区四条剖面中的究揭铁丝坳/东山峰组进行了沉积岩相和相组合分析,并对下伏地层的示新变形构造进行了研究,发现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冰盖动态变化特征。元古
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古地理,代冰动态古气候,变化古生态》(Palaeogeography,特征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上。此项研究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B)的雪球地球资助。
科学界普遍认为,新研成冰纪以全球性冰期事件为特征,究揭沉积学、示新古地磁学和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在该时期至少发生了两次地球从两极到赤道几乎完全被冰封的元古“雪球地球”事件,即较早的代冰动态斯图特冰期和较晚的马里诺冰期,在中国分别以长安冰期和南沱冰期称之。变化
科研人员解释称,“雪球地球”假说认为,当冰盖从两极扩张到一个关键纬度之后,由于冰反照率的缘故冰盖将势不可挡地急速侵入赤道区域,导致全球冰封。而由于全球冰封之后风化作用几乎停滞,二氧化碳的消耗大大减少,来自火山等的二氧化碳不断积累,最终超过一定阈值之后温室效应会导致“雪球”的快速瓦解。
这一假说得到了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诸多研究的证实,但关于“雪球地球”中冰盖的动态特征长期以来仍存在争议。
争议的焦点在于部分学者认为全球冰封会导致水循环的极大减弱,从而冰盖应该是僵硬不动的。然而,大量的沉积记录,比如垂向的沉积相变、波痕构造、冰下排水构造等,表明冰盖是活跃而多变的,有人据此推断当时可能存在开放水域,并非严格的“雪球地球”状态。
那么,该时期的冰盖是否具有动态属性,而“雪球地球”的气候模型下冰盖是否可以活动多变呢?
为此,南古所有关科研人员启动了该项研究。岩相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铁丝坳/东山峰组由4种岩相组成,沉积于近端冰海环境。
研究发现,其沉积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记录了冰盖与下伏地层的相互作用,下文提到的冰川构造变形即发生在这一阶段;第2-4阶段代表了冰盖的前进-后退-前进过程,第5阶段为最终冰消期。亦即是说铁丝坳/东山峰组沉积记录了至少两次冰川进退过程,说明该时期的冰盖是不稳定的。
科研人员介绍,铁丝坳/东山峰组底部的变形构造可自上而下分为5个变形区(Z1-Z5),从Z1到Z5显示出逐渐减弱的变形特征,表明造成变形的应力来自上覆冰盖的运动。
其中Z2变形特征在现代的冰川变形中未曾报道,研究人员将其解释为极高应力下的产物,并推断造成此种变形的冰盖需有极大的质量(即厚度),比如“雪球地球”级别的冰盖。但这种变形构造仅仅是一种地区性现象还是可以推广到全球通用模型还有待更多地区的研究来论证。
研究证实,沉积岩相变化和冰川变形构造特征均表明长安冰期的冰盖是不稳定的、富于动态变化的。但冰盖进退旋回并不一定意味着开放水域的存在或几次离散的冰期,更有可能是冰盖有一定程度的减薄和退却,但并未迎来最终消融。这种模式与连续变化的岩相特征和高强度的冰下变形特征更加吻合,也更符合数值模拟的预测。
相关报道: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冰盖的动态变化特征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冰纪(~720-635 Ma)以全球性冰期事件为特征,沉积学、古地磁学和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在该时期至少发生了两次地球从两极到赤道几乎完全被冰封的“雪球地球”事件,即较早的斯图特冰期(Sturtian Glaciation, ~720-660 Ma)和较晚的马里诺冰期(Marinoan Glaciation, <654-635 Ma),在中国分别以长安冰期和南沱冰期称之。
“雪球地球”假说认为,当冰盖从两极扩张到一个关键纬度之后,由于冰反照率的缘故冰盖将势不可挡地急速侵入赤道区域,导致全球冰封。而由于全球冰封之后风化作用几乎停滞,二氧化碳的消耗大大减少,来自火山等的二氧化碳不断积累,最终超过一定阈值之后温室效应会导致“雪球”的快速瓦解。
这一假说得到了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诸多研究的证实,但关于“雪球地球”中冰盖的动态特征长期以来仍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部分学者认为全球冰封会导致水循环的极大减弱,从而冰盖应该是僵硬不动的。然而,大量的沉积记录,比如垂向的沉积相变、波痕构造、冰下排水构造等,表明冰盖是活跃而多变的,有人据此推断当时可能存在开放水域,并非严格的“雪球地球”状态。那么,该时期的冰盖是否具有动态属性,而“雪球地球”的气候模型下冰盖是否可以活动多变呢?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胡春林在导师朱茂炎研究员的指导下,对贵州和湖南地区四条剖面中的铁丝坳/东山峰组(斜坡相区的长安冰期沉积)进行了沉积岩相和相组合分析,并对下伏地层的变形构造进行了研究。
岩相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铁丝坳/东山峰组由4种岩相组成,沉积于近端冰海环境(靠近冰盖接地线)。其沉积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记录了冰盖与下伏地层的相互作用,下文提到的冰川构造变形即发生在这一阶段;第2-4阶段代表了冰盖的前进-后退-前进过程,第5阶段为最终冰消期。亦即是说铁丝坳/东山峰组沉积记录了至少两次冰川进退过程,说明该时期的冰盖是不稳定的。
铁丝坳/东山峰组底部的变形构造可自上而下分为5个变形区(Z1-Z5),从Z1到Z5显示出逐渐减弱的变形特征,表明造成变形的应力来自上覆冰盖的运动。其中Z2变形特征在现代的冰川变形中未曾报道,研究人员将其解释为极高应力下的产物,并推断造成此种变形的冰盖需有极大的质量(即厚度),比如“雪球地球”级别的冰盖。但这种变形构造仅仅是一种地区性现象还是可以推广到全球通用模型还有待更多地区的研究来论证。
沉积岩相变化和冰川变形构造特征均表明长安冰期的冰盖是不稳定的、富于动态变化的。但冰盖进退旋回并不一定意味着开放水域的存在或几次离散的冰期,更有可能是冰盖有一定程度的减薄和退却,但并未迎来最终消融。这种模式与连续变化的岩相特征和高强度的冰下变形特征更加吻合,也更符合数值模拟的预测。
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上。此项研究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B)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Chunlin Hu, Maoyan Zhu*, 2019. Lithofacies and glacio-tectonic deformation structures of the Tiesi'ao/Dongshanfeng Formation on the Yangtze Block, South China: Implications for Sturtian Glaciation dynamic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19.109481
相关文章
- 数码宝贝绝境求生是最近曝光的一款RPG游戏,这款游戏预计在2019年上线,冒险策略玩法加上数码宝贝的IP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游戏体验呢,大家可以看看下面介绍及游戏截图。万代南梦宫日前正式公布了《数码宝贝2025-04-28
- 最近忍者神龟突变曼哈顿的成就曝光,从成就列表来看,新作将会有多人模式,并且玩法也比较多样,虽然游戏发售时间并未公布,但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虽然没有正式公布,不过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日本的游戏开发商白金工作2025-04-28
辐射4资料片机器军团发售时间延期 辐射4第一个资料片DLC机器军团4月6日发售
《辐射4》近期将发行众多资料片,不过将出的第一个资料片DLC又要延期了,玩家一定等得十分着急,不要焦躁,再等几天,目前消息《机器军团》将要延期到4月6日发售。《辐射4》作为Bethesda超级大作,近2025-04-28- 全境封锁是一款备受期待的PC游戏大作,最近关于游戏的剧情内容曝光,据消息称游戏剧情分为三条主线,但是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下面是剧情简单解析,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或许育碧也在最近醒悟过来天天盯着游戏画面和是2025-04-28
- 《暗喻幻想》试玩会活动8月3日大阪站开启2024-07-23 10:25:18编辑:柒柒 ,将会展示第一个真人比例大小的“2025-04-28
《FOAMSTARS》"FUTURE FUNK"赛季预告公布 5月16日开启
《FOAMSTARS》"FUTURE FUNK"赛季预告公布 5月16日开启2024-05-13 10:03:29编辑:Reset2025-04-28
最新评论